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土壤考研资料sigmaplot12.0破解版下载sigmaplot教程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案例土壤招聘信息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查看: 4258|回复: 0

土壤形成之地形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2 0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形不同于母质、生物和气候因素,它不直接参与土壤形成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是通过对地表水热条件和物质的重新分配,间接地影响其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造成土壤发育和类型发生分异。      
  (一)地形对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
    这种地形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势高度和坡向等的差异导致地表水热条件的变化。
1.水热条件的高度变化。
在高原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递减,水分蒸发减弱,并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逐渐增加,因而湿度逐渐增大,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自然植被随之变化,从而在不同的高度范围内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出现土壤的垂直分异现象。
    2。水热条件的坡向变化
    在丘陵山地,水热条件因坡向而变化,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阴、阳坡的变化。在北半球的南坡即阳坡,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校长,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大,温度较小,而北坡则为温度低于南坡和相对湿润的阴坡。阴、阳坡水热条件的差异,就导致了土壤发育和性质的坡向变化。
   (2)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变化。在季风区,暖湿气流顺迎风坡的抬升而形成地形雨,使其成为相对低温的湿润坡;而对应的背风坡则为雨影区,即为相对高温的干燥坡。在相对高差悬殊的山地,往往由此而产生土壤的明显坡向分异。        
   (3)构造地形的坡向变化。在沉积岩地区的单斜丘陵山地,构造坡(顺倾坡)和侵蚀坡(逆倾坡)具有不同的水分条件。例如在四川盆地的紫色丘陵区,顺倾坡一般长而缓,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坡麓有地表径流和基岩层间水或承压水的汇聚,往往形成水分过剩的烂泥田;逆倾坡一般短而陡,水土流失强,水分条件较差,多形成弱风化淋溶的粗骨性上。
   (二)地形对地表物质的再分配
   地形可分为正、负地形。高地为正地形,是物质和能量的分散地;低地为负地形,是物质和能量的聚积地。因此,在一定地区内,高地与低地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分配的某种共轭关系,而在其间形成有发生联系的分异系列。地形对地表物质的再分配主要通过水分运行来完成,现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1.地形对成土母质的再分配                              
概括他说,高地(如丘陵、山地)的坡面分布残积母质,由于地面侵蚀:一般具有粗而薄的特点,上坡比下坡更甚,陡坡比缓坡更甚;在强烈侵蚀地段,土壤发育进程常被中断而停留在幼年土阶段。低地(如平原洼地)分布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等堆积母质,一般具有细而厚的特点;但有变化,如河流泛滥平原,距河床由近而远,沉积物则由粗而细。其间也存在过渡类型,山丘坡积裙和山前洪积扇,虽为堆积母质,但堆积中又有侵蚀,且从裙顶、扇顶到边缘。沉积物由粗变细.
2.地形对化学风化产物的再分配
    高地为物质淋溶型。矿物化学风化的产物按其溶解度的大小,依次随地表和地下径流水由高处向低处淋洗迁移,气候愈湿润,淋溶作用愈甚。因此,高地残积母质发育的土壤,养分较贫乏,易于酸化。在高地土壤的形成中,虽有生物的富集作用,但物质的总平衡为负。低地汇聚了来自高处的径流水和随水迁移的可溶性物质;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易溶性盐分在堆积物和地下水中逐渐聚积而生成含盐风化壳,形成不同的盐化土壤和盐土类型,因此低地物质总平衡为正,是为积累型。
    此外,在平原或河谷已脱离地下水影响的高阶地,虽然母质为堆积物,但在成土过程中只有地表水的下渗淋滤作用,仍属物质淋溶型,其土壤仍如丘陵山地一样向地带性土壤方向发展演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4-27 02:39 , Processed in 0.2083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