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土壤考研资料sigmaplot12.0破解版下载sigmaplot教程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案例土壤招聘信息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查看: 4295|回复: 0

淋溶土---棕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10: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棕壤过去曾称棕色森林土,集中分布于我国暖温带湿润地区,纵跨辽东和山东半岛,带    幅大致呈南北向,此外,在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和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中    也有棕壤分布。前一地区棕壤分布在褐土位置之上,后一地区则分布在黄棕壤之上。我国的棕壤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均温10~14℃,≥10℃积温3100~4500 ℃,最冷月均温-10~0℃,季节性土壤冻层深度为50~100厘米。年降水量为500~12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夏季降落,冬季雨雪稀少,年干燥度0.5~1.0。棕壤的原生森林植被早遭破坏,目前多为次生夏绿阔叶林和针阔交林,较稳定的树种有栎属和松属,主要有辽东栎、蒙古栎、麻栎、栓皮栎、沈阳油松和赤松等。在辽东和胶东地区,除个别山地外,棕壤多已开垦种植,并有成片的苹果和梨树分布。棕壤所处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部分为平原。成土母质主要为中酸性基岩风化物和非石灰性沉积物。
   (二)形成特点
   棕壤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是强淋溶过程、粘化过程和明显的生物富盐基过程。
    1.强淋溶过程
   棕壤地区雨水充足,尤其在雨季,土壤的淋溶作用强,不仅使其易溶性盐分和碳酸盐(主要是碳酸钙)淋失殆尽,而且部分交换性盐基也遭到淋失而发生酸化。
    2.强粘化过程
   在夏季暖热多雨的条件下,土壤中硅酸盐矿物发生强烈的化学风化而形成大量的粘粒,并释放出盐基和游离铁锰氧化物。在下渗水的作用下,伴随着盐基的淋溶过程,粘粒也向下机械移动和淀积。因此,棕壤的残积粘化和淋淀粘化都明显,但无硅酸淋溶,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
    3.明显的生物富盐基过程
   棕壤植被落叶阔叶林的凋落物含有丰富的盐基物质,不仅能中和有机残体分解所产生的各类有机酸,而且通过生物循环使土壤表层发生复盐基过程,加上干湿季变化引起的盐基上、下移动,从而使土壤上层的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以及钙、镁等盐基物质的含量都显著地高于下层,表现明显的盐基生物富集或表聚作用。
   (三)基本性状
    1.棕壤的剖面特征
   典型棕壤的剖面构型为A-Bt-C型。在森林植被下,土表往往有凋落物层(A0),厚度2~10厘米不等。腐殖质层(A)为灰棕色至暗棕灰色,呈粒状或团块状结构,厚度为10~20厘米。其下为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棕色粘化淀积层(Bt),厚度为30~40厘米或更厚,呈明显的棱块状结构,结构表面上暗色铁锰胶膜。淀积层以下逐渐过渡为母质层(C),颜色较浅,质地变轻.
    2.棕壤的理化性质
棕壤表层的有机质含量高,在自然植被下一般为50~90克/千克,向下急剧降低,耕垦后有机质大为减少。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多,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为0.6~0.8,土壤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pH5.0~6.5。 盐基饱和度变化较大,由近饱和至不饱和,但表层的饱和度一般都比以下各层高。粘粒在剖面中部(20~50厘米深度内)有明显的聚积,淀积层的粘粒含量可达上覆表层的2~3倍。粘粒的硅铝率在3.2以上,硅铝铁率在2.4以上,且上、下土层间变化不大。粘土矿物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有时出现高岭石。
   (四)棕壤的分类和利用改良利用
    1.棕壤的分类
    棕壤划分为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棕壤性土共4个亚类。棕壤亚类具有土类的典型特征特性;白浆化棕壤多分布于山前高阶地。由于地形排水不畅和土体上层滞水,在剖面粘化层之上出现了由铁锰还原性漂洗所造成的白浆化层。此类棕壤辟为农耕地后多为低产土壤,营林时由于土壤滞水包浆,林木生长较差;潮棕壤一般见于山麓洪冲积扇或坡麓,由于所处地势较低,其底层受潜水影响而出现铁质锈色斑纹。一般土体较厚,水分条件好,土壤肥力高,林果和旱作物都生长良好;棕壤性土为上层较薄、B层发育不明显的棕壤类型。
    2.利用和改良
    棕壤是自然肥力较高的土壤,适宜于发展多种经营。山地丘陵边缘和山前平原的棕壤,基本上已开辟为农耕地,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稍粘、但保水保肥,宜于种植多种粮经作物。丘陵山地的棕壤常用以发展林业和用作苹、梨、李、桃、葡萄等果园。棕壤利用的主要问题是防治旱涝和水土流失以及培肥地力。防旱治涝和水土保持采取山、水、田、林综合治理。耕种棕壤的有机质含量都比较低,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增施有机肥,种植牧草和绿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培养地力的基本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4-24 21:54 , Processed in 0.1710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