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土壤考研资料sigmaplot12.0破解版下载sigmaplot教程
查看: 5206|回复: 0

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3 1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张旭辉 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产业研究员
近期,一篇《土壤修复技术近期不太可能会有明显进步》的文章在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宋云认为,SCI论文和美国环保局的技术报告显示,一些前沿性的修复技术正在实用化。他相信未来十年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会取得重大进展,但必须踏实地进行研发和工程实践,而不是停留在口头和概念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主任谷庆宝等专家都赞同宋云的看法。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目前处在什么阶段?未来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后发急追,从无到有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将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部署重点研发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土壤地下水修复等成套技术及装备,通过示范工程推进相关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
科学技术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资源环境处处长王磊曾表示,我国从“十五”起开展土壤修复研究,“十二五”开展了地下水修复研究,虽然晚了一些,但是晚得不多,相关国家“863”课题示范工程建设做出了特色和创新,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下一步国家还会加大这方面的科研力度。
在我国开展土壤地下水调查修复的初期或更早时期,活跃在市场上的主要是外资环境咨询公司比较。其中有的公司做一个场地第一阶段(PhaseⅠ)调查项目,就能获得高达几万美元的报酬,而国外类似项目低者只需几百美元。然而短短几年,大陆地区由外企承担的调查修复项目已经变成了少数。再看看近几年的土壤地下水修复中外交流会议,不难发现国外来的专家很喜欢讲故事、讲理念、讲案例,可持续修复、棕地复兴案例讲得人们耳熟能详,而修复技术才是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事业成败的关键。
随着国家标准等政策性文件的发布,我国土壤地下水调查修复产业利用后发优势,积极自主创新,研发出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土壤修复装备,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很多大型、复杂的土壤地下水调查修复项目。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明曾表示,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863”科技项目支持,我国逐步形成了自主土壤修复技术支撑,实现了土壤修复技术自主装备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十三五”国家将陆续释放出一批工程项目开展试点示范。
通过加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产业不仅快速抹平了部分外资环境咨询公司的暴利,还客观上迫使一些外企收缩甚至撤出了在大陆的土壤地下水修复业务。
市场驱动,转型将至
在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市场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三个阶段理论,在第一阶段的房地产驱动时期,只能是异位修复技术起着完全主导地位。挖掘以后的稳定固化、热脱附、土壤淋洗、化学氧化还原、水泥窑处理等技术已经在我国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相关污染场地修复项目的技术、规模和效果已经到达或接近伦敦奥运会场址修复项目等发达国家土壤修复的水平。
由于市场需求的原因,原位修复技术尚未在我国真正运用起来,但是相关技术储备正在有序推行。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焦化厂开展了包括原位技术在内的一系列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发和试验。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青海、北京、江苏和浙江等地也实施了一些工程化原位修复项目。
污染场地修复进入第二阶段的法律法规驱动阶段后,随着土壤地下水危害的凸现和责任意识的加强,原位修复技术将逐步得到重视,比如土壤气抽提、原位加热、生物通风、氧化还原、空气注入、多相抽提、渗透反应墙等等。
自主研发,开放创新
近年来,我国植物修复研究处于世界前列,独有的大面积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需求凸现植物修复技术进步的紧迫性。但就我国最大面积土壤修复项目验收的情况看,农田土壤重金属浓度2年降低10%的效果与业界普遍的期望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鉴于重金属钝化剂的长期效果在农田修复中仍然是个未知的问题,因此特别需要发扬屠呦呦老先生和“523”工程团队发现青蒿素的科研精神,找到并优育能工程化修复“大米镉”的高效低成本富集植物和相关技术。
和许多必备且需求量大的产业一样,土壤地下水修复作为攸关13亿人身体健康和国家战略的大产业。虽然相比国外在土壤修复技术上不存在代差,但是发达国家已经运用相关技术多年,我国仍缺乏技术实际应用经验。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我国只能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去面对TPP等新局面和新变化。同样,土壤地下水修复也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以积极的姿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参与和引领国际技术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10-14 19:31 , Processed in 0.1617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