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sigmaplot教程
查看: 4411|回复: 0

冤家路窄:投稿和审稿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 15:47:5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分享给我一个洋人的网页,汇集了科研论文作者们吐槽的各种让人“很受伤”审稿意见。网页的题目有碍观瞻,叫做《我的审稿人说过的那些S(S my reviewers say)》——S就是英语里常出现的一种生物学上叫“排遗”的东西,不雅观,这里不便点明——作者们在这里用自嘲的口吻分享被审稿人“虐待”的经历,而审稿人有些话也的确让人心理上难接受。读一读,感觉好像作者和审稿人天生是无法共处的冤家。

做科学研究是要客观,可是论文作者和审稿人都是人,如老人家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左中右。再客观的科学家也要受到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和客观之间于是就存在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作者和审稿人之间你来我往、斗智斗勇有意思的故事多了去了。回想起这几年同事和自己投稿、审稿的经历,还真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事儿。

“It alldepends on the reviewers(一切都取决于审稿人)”

这是我的博士导师常挂嘴边的话。每次投稿之前和他开会定稿子,他都像是祈祷似的自言自语一遍这句话。同组的一位博士后同事,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质量上乘的一个期刊。审稿意见不久就回来了,一共三个审稿人回复,两个很正面,一个很糟糕。关键是第三个审稿人直接把文章枪毙了。这个杂志有个规定,只给一次修改机会。作者好好修改了稿件,再次提交上去。不料第三个审稿人还是不满意——这个杂志没戏了,那只能换一个了。按照通常的做法,他把论文投给了一个影响因子稍低的期刊。修改格式,网上提交,等待。然后悲剧来了,这次一共有多达六个审稿人审了稿,而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提的问题打印出来厚厚一摞,好多页。我这位同事的确认认真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又是查理论,又是补实验,好好修改了一番。好在事情以喜剧结尾,文章最终还是接收了。“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导师摇摇头说,“我们的文章没问题,如果没有遇到第一个杂志那家伙,省好多事儿呢。”从此,初出茅庐的我,就以为真的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了。

This is an excellent paper(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文章)

后来我写了一篇论文,自己感觉不是很“强”——创新点还不错,不过数据一般,心里有些忐忑。尽了最大的努力写出来,投了一份领域内主流期刊。很快审稿意见回来了,结果很好,minor revision(小修改)。第一个审稿人比较正面:问了些技术性问题,提了些中肯的建设性意见。第二个审稿人简直让我心花怒放,审稿意见就一行文字:This is an excellent paper。这估计是我这辈子能见到的最好的审稿意见了——自己的工作水平如何,我明白得很。这不是个负责人的审稿人——第一个审稿人还发现了我几个语法错误呢,这位仁兄肯定没有好好读我的文章。不过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啊,就没事儿偷着乐呗。从此我更加相信那句话了: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

主编说:“我不完全赞同审稿人的意见,但必须尊重它们。”

后来,我又写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我们首次将一种业已存在的技术的新应用,投了出去。很快,审稿意见回来了,同样是三个审稿人,其中有一个很tough,说我们用的技术别人早用过了,没有发表的意义。我很气愤,技术有了,可是没有人用到这个方向里啊?这个期刊连一轮修改的机会也没有,我的文章直接被淘汰了。主编大概也觉得审稿人有点儿过了,写了一封信来,说“我不完全赞同审稿人的意见,但必须尊重它们……建议你们试试其他的杂志,我想在别的杂志那里机会还是很大的。”主编是对的,文章后来在影响因子类似的别处发表了。导师安慰我又说:“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我点点头,心里想,学术圈里,reviewer最牛,主编都得让他们三分。

我愈发相信这句话:“It all depends on thereviewers”,天天盼着自己有机会审稿,手握“生杀大权”。直到遇到后来这件事儿。

“Accepted as it is(无需修改,照原文接收)”

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个主流期刊发来邮件,邀请我审一篇稿件。正好有时间,对正在读博士的我也是个锻炼,就欣然同意了。作者与我是小同行,虽然抹去了姓名,还是很容易猜出来是哪个组的文章。实话实说,论文质量不错,但是我发现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无论如何无法解释清楚——应该是作者耍了小聪明,故意含混带过,想蒙混过关——如果我的判断正确,作者声称他们搭建的系统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做“庸医”——为了避免“误诊”,还专门和组里的资深同事们讨论了一下,他们也支持我的看法。于是我说这个参数是我对该文的一个Major concern(严重关注的问题),希望作者给出解释。其实也不是所有的Major都可怕,只要作者解释的合情合理,我下一轮肯定很爽快地给他们通过,大家都不容易。但如果作者有意模糊事实,这文章的立意就站不住了。杂志的网上审稿系统有个选项:下一轮修改后的稿件,你是否愿意再审,我选择了肯定的答案。提交了审稿意见之后,我就开始等作者们修改的稿件——我很想知道作者怎么回答我的疑问。可是等了很久,杳无音信。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一封来自该期刊的邮件出现在我的邮箱里。不过让我意外的是,这不是修改后的稿件,不是response to reviewers’ comments,而是一封来自该期刊主编的decision letter(最终结果)。邮件里说,经过考虑,原文被accepted as it is——照先前的版本直接接收了!不过,矛盾的是,邮件同时还说,该文章已经经过多轮修改。后来我查看了发表出来的最后版本,那有疑问的参数,还是原封不动躺在文章里。岂有此理,我无法理解这事儿,感觉自己作为reviewer的尊严重鄙视了,不是it all depends on the reviewers么?怎么轮到我做reviewer就不depend on我了呢?后来我和导师闲谈的时候说了这事儿。他笑了笑,说,“我也不知道,不过那篇文章的senor author(最后一个作者,通常是PI)不就是这个杂志的主编么?”

唉,谁说学术圈里没有江湖?这次reviewer败给主编了。

结语

慢慢经历的多了,知道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有点儿意外的小插曲。大多数的同行审稿,都是“软”“硬”结合、通情达理的——既维护学术水准,通过审稿的过程把有疑问的问题讨论透彻,又尊重作者的劳动和发表的需要。只要论文内容说得过去,一般都会让你发表,即使文章有点儿小瑕疵,即便经历一些你来我往的波折。感觉有些审稿人就像是在提携后辈:我遇到过一个很负责人的审稿人,像是动了感情一样,在审稿意见里说,“你应该在文章加上这个这个讨论,你如果不做,我会失望的”——那可爱的口吻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跟他(她)讨价还价。话说回来,科研论文还是得好好做,“搞定谁都不如搞定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3-29 01:52 , Processed in 0.1638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