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之家-土壤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土壤考研资料sigmaplot12.0破解版下载sigmaplot教程土壤污染
土壤修复案例土壤招聘信息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查看: 4754|回复: 0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9年来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7 13: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针对肥料价格高价位运行,部分地区过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现象,国家启动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到2013年,国家投入资金累计71亿元,项目县(场、单位)达到2498个,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场),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试点到“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单项技术,在几年时间内,覆盖面之广、影响面之大,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上尚属首次,为粮食生产“九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  一是全面开展取土化验,基本摸清了我国耕地土壤的“家底”。各地累计采集土壤样品1798万个,取得各类化验分析数据12441万个,各地利用测土数据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建立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摸清了2498个项目县(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发现了土壤酸化、耕层变浅、磷素养分富集和耕地养分失衡等重大共性问题。这是继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首次对全国耕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为因土种植、因土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广泛布置肥效试验,初步构建了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完善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明确了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化验、田间试验、配方设计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各项目县每年在1-2种主要作物上安排“3414”田间肥效、肥效校正等试验,累计完成“3414”田间肥效13万多个,肥效校正试验19.9万个。初步摸清了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效率等基本参数,基本掌握了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历史上第二次修正建立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了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基本构建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和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正在着力构建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三是精心组织技术指导,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施肥技术应用。各地科学设计作物“营养套餐”,及时发布区域性肥料配方和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采取“配方卡上墙、示范片进村、培训班到田、触摸屏进店、配方肥下地”等方式,指导农民确定合理的施肥数量、施肥结构、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各地累计发放施肥建议卡9.2亿份,举办各类培训49.4万次,组织现场观摩13.6万次,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明显增强。
  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先进的科学施肥技术,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对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节本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节能减排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双增、双节、双优、双提”四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双增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调查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增加6-10%,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经济作物增收效果更为明显,亩节本增效80元以上。
  二是促进了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双节据统计,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一般每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1-2公斤(折纯,下同)。截至2012年,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国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850多万吨,据专家推算,相当于节约燃煤2220万吨、减少二化碳排放量5730万吨。同时,减少氮、磷流失6%-3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三是加速了施肥结构和肥料产业结构双优通过项目实施,基本摸清了我国氮磷钾肥农业需求,为防止氮肥、磷肥产能盲目扩张及合理配置钾肥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肥料产业、施肥结构优化调整,配方肥施用比例逐步上升,氮肥用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2012年我部组织开展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各级农业部门与1200家肥料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扩大配方肥生产供应,推广应用配方肥面积5.6亿亩。同时,乡村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网点得到快速发展。
  四是推动了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双提通过项目实施,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等传统观念正在逐步改变,广大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明显增强,不少农民主动要求农技人员取土测土,有些农民还主动送土样要求化验、开方、按方购肥。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逐渐满足农民个性化服务需求。据抽样调查,在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有70%左右农户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专家组对肥料利用率测算和验证试验分析,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较农民习惯施肥明显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土壤之家

GMT+8, 2024-5-6 01:05 , Processed in 0.1866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