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zxm 发表于 2012-3-15 10:09:47

淋溶土--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一) 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灰化土是世界性的土壤,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北部,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共同形成一个断续围绕地球的广大灰化土地带。在南半球,由于相应的纬度地带被水域占据而无灰化土的分布。全球灰化土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此外,在高山地区也有灰化土分布,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和6%。前苏联(主要是俄罗斯)境内的灰化土分布面积最大,占全球灰化土总面积的50%以上。在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中,灰化土被列为灰(化)土纲(Spodsols)。    我国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部地区,系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层    向南呈楔状突出的边缘台原和浅切割中山区,其东部接暗棕壤,西部连灰色森林土(灰黑    土)。此外,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山、亚高山垂直带中亦有分布,它们的分布位置在暗棕壤之上,或与之镶嵌分布,向上过渡为亚高山草甸土土类。漂灰土一般占据其中较低缓的地形部位。我国灰化土的面积小,仅零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和东端高山、亚高山的垂直带中。       我国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集中分布的地区,属于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而漫    长,每年有5~7个月的平均气温低于0℃,年均温低于-3℃,1月和7月均温分别为 –26~31℃和16~19℃,≥0℃积温1300~1600℃,无霜期仅80~90天。年降水量400~500毫米,6~8月的雨量占60%以上。冬季少雪,土壤冻结层厚度为2.5~3米,并有岛状永冻层出现。埋藏深度为1~2米。植被为针叶林,在大兴安岭以杜鹃-落叶松或樟子松林为主,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则以杜鹃或箭竹-冷杉林为主,地表多有大量的苔藓。森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低,一般为30~50克/千克。漂灰土母质主要为冰水沉积物,棕色针叶林土母质以中酸性基岩风化物为主。   (二)漂灰土1.形成特点    漂灰土的形成,既有有机酸的螫合淋溶淀积即灰化过程,又有铁锰的还原性淋溶淀积即漂洗过程,但以后者为主。在长期的冷湿条件下,针叶林植被在地表积累了大量的凋落物,由于它们缺乏灰分盐基物质而富含单宁、树脂,在其分解和腐殖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性物质得不到足够盐基的中和而成为残余酸,造成较强的土壤酸性淋溶环境,并使铝硅酸盐粘粒蚀变和破坏,释放游离铁铝化合物,其中部分发生酸性、螫合淋溶下移。但因土壤冻结和生物复盐基作用,部分被下淋的物质又返回土壤表层,阻止灰化作用的深入进行。因此漂灰土仅表现为弱灰化特征。与此同时,由于冻层所造成的土层滞水和藓类、凋落物层的高度持水性而引起的地表过湿状态,又使铁锰还原而发生淋溶或随侧向水移动,在其与灰化的双重作用下,表土形成灰白色的淋溶层及其下的棕色淀积层。漂灰土以铁锰的还原性淋溶作用为主,灰化土则以灰化作用为主。2.基本性状漂灰土的剖面构型为A0-A-Ad-B-C型。A0层由木本凋落物和藓类死体构成,厚约10厘米,紧接土表部分呈现泥炭化,并有灌丛苔藓的细根和白色菌丝体交织其间。腐殖质层(A)厚5~10厘米,有时出现半泥炭化特征,呈暗灰色或暗棕灰色,为粒状及屑粒状结构,多木质粗根,局部有白色菌丝体。Ad漂灰层,厚 5~10厘米,呈灰白或浅灰色,质地较其下的B层轻,多为片状结构,稍紧。B层为棕色或黄棕色,紧实而较粘重,稍具核状、团块状结构,厚度变化大,浅薄时常含有大量的石砾,石砾背面见有铁锰胶膜和暗色腐殖质斑块,往下接母质层(C)。全剖面层次分化明显,总厚度很少超过1米,剖面中常含有较多的石砾。漂灰土的理化性质颇具特点。A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00~300克/千克,最高可达400克/千克以上,向下锐减。但在B层中有机质保持较高的含量,尤其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山地区,腐殖质的淋溶淀积强烈,B层有机质常达200克/千克左右。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占绝对优势。土壤呈酸性、强酸性反应,pH4.0~5.5。在交换性阳离子中,氢、铝离子占有很大的比重,常超过盐基离子的总量,盐基饱和度一般不超过40%,低者甚至不及10%。土壤粘粒大量淋移,B层粘粒量可为上覆上层的2倍以上。土体的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层次分化:漂灰层中SiO2增多,而铁铝氧化物相对减少,淀积层则相反,表明铁铝发生了较强烈的淋溶和淀积。粘粒的化学组成存在相似的趋势,粘粒的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均以淀积层最低。但漂灰层粘粒的铝铁率(Al2O3/Fe2O3)显著高于淀积层,前者为后者的4~20倍,表明铁比铝的淋移更强烈。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伴有蒙脱石、高岭石、蛭石和绿泥石。    (三) 棕色针叶林土                    棕色针叶林土仍具酸性淋溶特征。但由于每年淋溶的时间短促,以及冻层的顶托和生物积累作用,其淋溶程度表现较弱。同时,在表土先于下层结冻时,部分已下移的物质尤其是铁的化合物又随上升水流返回表层,从而使土粒染成棕色。因此,棕色针叶林土的剖面基本上呈棕色,层次分化不明显,为A0-A-AB-C构型。A0层厚度较大,可达10厘米左右,下部出现泥炭化。A层呈灰棕色,局部有白色菌丝体。AB过渡层色泽变浅,部分土壤的此层可向白浆化或灰化方向发展。B层呈棕色,无腐殖质淀积,粘粒较多,石块底面有铁锰胶膜淀积,土体浅薄,石砾多。全剖面呈酸性反应,pH5.0~5.5,盐基饱和度多为50~70%。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土体化学组成:A、B层间的Si02、Al2O3含量几乎无变化,B层中Al2O3有所增加,表明铝在剖面中基本无移动,而铁则稍有移动。 棕色针叶林土划分为棕色针叶林土、灰化棕色针叶林土、白浆化棕色针叶林土和表潜棕色针叶林土4个亚类。_    (四) 灰化土                    1.分布和形成条件   据现有资料,我国灰化土仅散见于西藏喜马拉雅山南侧和东端察隅等地受印度洋暖湿季风强烈影响的高山、亚高山地带,一般分布在海拔3700~4300米的范围,但并未形成独    立而完整的垂直带谱,而是镶嵌于暗棕壤带内。灰化土出现在季风迎风坡或阴坡,其气候湿    润程度大于暗棕壤,更具冷湿特点。植被为冷杉、云杉等阴暗针叶林,林下常为杜鹃灌丛,多有苔薛地被物。所处地形和母质有利于水分下渗淋溶,多为坡度较陡的地段。母质以花岗岩等酸性结晶岩风化物为主,大多为角砾质细土物质。    2.形成特点    灰化土的形成过程与漂灰土相似,具有铁、铝螫合淋溶即灰化和铁、锰还原性淋溶即漂洗双重作用,所不同的是灰化土以灰化过程为主,其中又以铁的螫合淋溶为主。其基础是地表积累的大量木本凋落物和苔藓等有机残体,腐解产生以高活性的富里酸为主的酸性物质,随充足的下渗水而向下移动。    3。基本性状   灰化土剖面的层次分化明显,一般呈A0-A-A2-B-C构型。凋落物层(A0)厚3~5厘米,下部多已不同程度地腐殖泥炭化。腐殖质层(A)呈暗棕色或黑棕色,厚10~15厘米。灰化层(A2)。腐殖质铁铝淀积层(B)呈暗红棕色、暗棕色,有明显的腐殖质和铁铝的淀积,厚20~35厘米,可分为若干亚层,向下逐渐过渡为母质层(C)。灰化土剖面的有机质分布颇具特点:以A层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达400克/千克,紧接A2层急剧减少,为70克/千克,再下的B层又明显增加,约170克/千克,然后向下又逐渐降低。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占绝对优势,并且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自上而下降低,表明向下淋移的腐殖质主要是高活性的富里酸。   从土体的化学组成来看,A2层中的SiO2含量明显地高于B层,前者为817.1克/干克, 后者为617.4克/干克;而Fe2O3、Al2O3和Mn的含量则明显地低于B层,前者分比别为11.0克/干克、9.4克/干克、0.3克/干克, 后者比别为153.8克/干克、165.3克/干克、1.6克/干克。粘粒的分子比率也有相应的变化,即A2层粘粒的硅铝率、硅铁等均明显地大于B层,表明铁、铝、锰在A2层中的淋失和在B层中的淀积是相当强烈的。很显然,其机制既有铁、锰的还原性淋溶(在A2层)和氧化淀积(在B层),也有铁铝的鳖合淋移。                           (六)利用和改良漂灰土、棕色针叶林土和灰化土都是冷湿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但以原始林居多,因而是我国针叶用材林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些土壤的酸性强,肥力低,加上气候冷湿,林木生长缓慢,地位级较暗棕壤低。但在采伐成熟林时,如能注意及时抚育更新,保持水土和培育土壤肥力,仍可获得木材的高产和稳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淋溶土--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